吴铁鹰教授科普:胃肠镜检查为什么要取活检?

2025-09-07 14:13:10



我们在做胃肠镜检查前,医生一般会向受检者询问是否同意取活检,取活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我明明已经做胃肠镜检查了为什么还要进行活检呢?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活检?
 

活检在医学中属于病理学的一种检查方法。我们在胃肠镜检查中,发现一些可疑的消化道病变,可以通过胃肠镜的活检孔道,用一次性活检钳取得这些病变的黏膜标本,然后送至病理科,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测,以鉴别病变的性质,为胃肠镜的诊断提供病理依据。

 

其实并不是所有做胃肠镜的人都必须做病理检查,镜下观察如未异常黏膜,胃皱襞正常,无合并粘膜充血糜烂也没有溃疡的形成,其实可以不用取活检。

 

胃体发现不规则糜烂、溃疡时应取活检证实溃疡的良恶性。有经验的胃镜医生如发现可疑粘膜也应及时活检,若是早期胃肠癌,发现及时可行手术治疗,提高生存率。早期胃癌很隐匿,胃内粘膜与慢性胃炎没啥明显差异,遇到此种情况需提高警惕,有必要取活检以明确诊断。

那么活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?

1.活检可以判断病变是良性或恶性
比如,大约2%的胃溃疡可能发生癌变,溃疡癌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在癌变早期尚未形成明显肿块等典型特征时,往往仅有溃疡边缘粘膜颜色的轻微改变,如果此时对溃疡周围的胃黏膜做病理检查,就能及早发现肉眼无法确定的早期胃癌。
2. 活检可以判断消化道息肉的性质 

消化道息肉一般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样息肉两种类型。增生性息肉是由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,常常多发,体积较小,表面光滑,癌变概率较低。而腺瘤样息肉一般体积较大,表面多粗糙,外形不规则,癌变的概率相对较高。这种息肉直径越大,癌变的可能性越高。
 
一般认为小于1厘米的,癌变率约为1.3%;大于2厘米的,癌变率可高达50%。如何鉴别消化道息肉的性质,判断其有无癌变等情况,这也要借助于活检来进行。3.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  

3.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

我们经常见到胃镜报告单上写着萎缩性胃炎、非萎缩性胃炎,这有什么区别呢?萎缩性胃炎除了胃黏膜的炎症表现外,还可见到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,数目减少,或伴肠上皮化生,或有不典型增生等,甚至癌变。
 

 

通过胃黏膜活检,可确定受检者是否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,这两种变化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,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定期胃镜检查。

北京丰益肛肠医院消化内镜中心,是全国大肠癌早期防治示范项目定点单位,北京肛肠学会指定电子直乙肠镜技术研究与培训基地。拥有奥林巴斯CV290电子胃肠镜及标准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站。特邀三甲医院消化专家亲诊,10余位教授、博硕专家领衔,拥有包括内镜医生、麻醉医生组成的20余人医护团队。致力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消化道癌前病变、早癌的筛查与阻断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