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院中医馆中医脾胃病专科门诊专家讲疾病的防治与调理

2023-11-11 13:46:39
脾胃病证是指在感受外邪,内伤饮食,情志不遂,脏腑失调等病因的作用下,发生在脾胃、肠道的一类内科病证。常可见脾胃功能失调、胃痛、胀满、反酸、嗳气、呕吐、打嗝、腹痛、泄泻、痢疾、湿阻、便秘等病证。
北京丰益中医馆中医脾胃病专科门诊,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杨瑞平、北京航天总医院白春艳为学科带头人,开设8个临床科室,拥有中高职称医生10余人。专注胃、十二指肠、结直肠常见、复杂、疑难和重症疾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。

脾、胃、大肠、小肠是人体消化、吸收的主要脏器。机体的消化运动,主要依赖于胃的受纳、腐熟水谷,脾的运化水谷精微,小肠的受盛化物,泌别清浊,大肠的传化精粕等生理功能互相密切配合而完成,从而将饮食中的营养成分加以吸收、输布,化生气血,充养脏腑、四肢百骸,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,同时将饮食中的废物(糟粕和尿液)下行,排出体外。

脾胃病中常见的几个症候
脾胃虚寒:

胃部疼痛时喜温喜按,喜欢蜷缩,进食凉物胃痛不适,日常不易消化,容易腹泻。此时要温中健脾,益气止痛,避免凉食摄入,忌绿茶、牛奶。

痰湿困脾:

困重,疲累,重时身体会有浮肿症状,舌苔厚胖有齿痕,头晕沉重老想睡觉。此时要健脾化湿,去掉身体中的痰湿之气。
脾精不足:

消瘦,无食欲,易感冒、生病,大便溏薄,神疲乏力。此时要健脾益气,食疗药膳等帮助快速恢复胃气。
肝郁脾虚:

经常生气,胸胁胀满,胃口不好,甚至反酸、喛气、呕吐。此时应疏肝解郁,理气健脾,注意情志调节,避免情绪激动时进食。
饮食不节:

暴饮暴食或食积停滞,胃胀,进食后加重,反酸,烧心,厌食恶心,口有异味,打嗝频频,屁多且味臭,舌苔厚腻。此时应疏通为主,避免过度饮食,以及难以消化的食物。
脾胃病证患者应如何调护
应着重饮食调理、生理调摄和精神调护几个方面,其中,饮食调理具有首要作用。若平素脾胃虚寒或寒证的病人,宜多食性味辛热的葱、姜、韭、蒜、胡椒等;若脾胃虚弱的病人,宜以红枣、山药、扁豆、芡实、莲子肉等为辅助食品;若胃热素盛的病人,宜食梨、藕、甘蔗、蜂蜜等甘寒生津之品;若气机阻滞的病人,宜多食萝卜、佛手、金橘或用金橘皮做成的调料。

饮食宜忌:

宜适量,有节制,忌暴饮暴食;宜清洁卫生,忌吃变质馊腐食物;宜五味无偏,忌偏食异食;宜冷热相宜,忌寒温不调;宜细嚼慢咽,忌狼吞虎咽;进餐时间有规律,进餐时宜心情舒畅、愉快,忌思虑、恼怒。
生活调摄:

顺应四时,起居有常,适当锻炼,劳逸结合,食后轻微活动,不宜剧烈活动或马上从事脑力劳动。精神调护主要指调畅情志,保持心情舒畅,少思虑,少恼怒,这些对脾胃病证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。

脾、胃、大肠、小肠是人体消化、吸收的主要脏器。机体的消化运动,主要依赖于胃的受纳、腐熟水谷,脾的运化水谷精微,小肠的受盛化物,泌别清浊,大肠的传化精粕等生理功能互相密切配合而完成,从而将饮食中的营养成分加以吸收、输布,化生气血,充养脏腑、四肢百骸,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,同时将饮食中的废物(糟粕和尿液)下行,排出体外。